首页

搜索

第7章 行动的前夜 (第1/3页)

第二天4月1日,送别了出征剿匪的队伍后,多数士兵仍然投入训练,而李思华和曹子卿则带领这10多个人组成的“参谋组”,对整个行动进行细节规划,李思华指导他们,应用后世美军大名鼎鼎的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(DOD architecture framework,DODAF)中的城市特种侦察破袭系统(CSO)思想,来做行动规划,现在当然没有后世的技术条件和电脑,所以只能是吸收其中的逻辑精华,根本不可能做到战役视图化。

整个作战任务按照后世项目管理的思路,分成6项子任务,分别为侦察规划、联合侦察、作战筹划、联合打击、运输转运规划、撤退筹划。例如侦查规划,就有区域划定,侦察路线制定,侦察执行时间约束,冲突消解等子项目,而联合侦查则包括战场环境侦察、情报获取、目标探测、目标识别等子项目。初步规划完成则再进行武器火力的计算匹配、通讯中继的执行安排等等。

这些小部队中的“精英”,面对李思华提出的计划思路,几乎都是目瞪口呆,作战有那么大的学问?真是想也想不到的,他们是这只部队中最能学习的,可多数也才只认识不到1000多个字,数学只会最简单的,如何进行这样的规划?就算曹子卿,他过去的德国军事教育,也根本没有这样完善的体系,他同样也目瞪口呆,不过对于李思华的神奇,他现在已经麻木了。

她耐心地解释着整个系统,用他们听得懂的话,来解释具体的要求,专业军事名词看上去酷炫,但落地执行都是一项项具体的工作,“说人话”之后还是能够理解的。

今天的任务,其实是把框架整理出来,计划已经清晰的部分,是“地图作业”为主。

然后几天的时间,分为若干个小组现场侦查,将侦查结果总结汇报,曹子卿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计算,例如某个侦查员只会说,从某地到某地大约需要走1000步,曹子卿就要计算出两地距离大约750米,急行军需要多少时间、跑步需要多少时间、隐秘躲闪行进需要多少时间等,然后放到计划中去。

整个计划就是要体现系统性,要像一部工业机器,各种零件在符合公差条件下,精密地组合起来,才能正常运转,而不是手工业,产品好坏全靠个人手艺。

李思华知道这些人还是些半文盲,更缺乏作战经验,指望他们能很好地完成CSO规划是不可能的,但这是一次宝贵的实战演练,能够让他们学会一点基础,了解真正的战役,是如何计划和执行的,磕磕碰碰的低质量不要紧,做了总有好处。至少通过这个过程,他们对于这一次行动,会有更充分的准备和计划,而不是这个时代的常规,派两个人打探一下就算完成了侦查,那种情报给出来的都只是一个轮廓,没有任何精确性可言。

她将整个行动命名为“攀登高峰”,将4月15日称为“D日”,让他们以此倒数规划,同时恶趣味地将行动开始的命令设定为“虎!虎!虎!”,她想,可惜他们还不懂历史上著名的这个梗。

接下来又作了分工,分为作战组、武器组、后勤组、转运组、撤退组等,分别安排了负责人,这些负责人将带领各组,在未来几天完成现场和路线侦查,然后再将侦查结果整合到计划中去,形成细节。

李思华宣布,“参谋组”所有人必须严格守秘,除了被选拔参与侦查的少数士兵外,对其余士兵还不能泄密。第二次剿匪队伍返回后,最后4天基地封闭,模拟合练,在基地封闭后,会对所有士兵公开并动员,并在D-1日潜入广州市内指定地点潜伏。这段时间她还会加强政治思想工作,鼓舞士气,坚定士兵们的信心。

D-14日,各个侦查小组一早就出发了,参谋组的人员带头,眼睛几乎都是红红的,昨天为了完成初步规划熬夜熬的。

每个侦查员都发了市民的常服,他们进入市区前会换上。实际上不少人心里还是有点慌,有的一辈子都没有进入过城市,但是这段时间的训练,至少让他们能够保持表面的平静。

李思华则带队训练。今天曹子卿自己也要去广州,考察重要的行动目标地点,在他回来后,两人将对计划

细节进行详细讨论。说是参谋组,在这个时刻,其实有能力真正做出规划的,还是只有这两人,至于其它人,暂时只能是配合补充细节,对他们的培训意义更大一些。

D-10日,在昨天侦查已经全部完成,李思华对结果的评判是,质量很差,疏漏的地方不少,但对于最终计划也不无补充。万事开头难,她也没有什么不满的,就是对每一组侦查的汇报,进行了点评和分析,让他们吸取教训。有一组还出了岔子,一个小伙子在侦查渣打银行时,引起了保安的怀疑,上来问话,结果他一着急就掏出了驳壳枪,吓住了保安后他就跑了,估计渣打这几天要加强警戒了,可能会以为有人想抢银行柜台。

就在今天,第一批剿匪的队伍归来,而第二批剿匪的队伍出发。第一批队伍顺利完成了任务,完成任务不难,不走叉路,不犯大的错误,他们对于广东的这种小团队盗匪,那完全是降维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