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

第26章 神庙行动的准备 (第1/3页)

科钦的街头同样炎热,这里是南印度,而且科钦所在的喀拉拉邦,基本就是印度的最南部。

曹子卿带着几个同志,谨慎地走在街头。这里的街边,很多二层的排屋,风格各异,以葡萄牙式的居多,这让他想起这个地方最早其实是葡萄牙雇佣兵出没之地,他们与喀拉拉政府结合,对当地影响很大,后来英国殖民入侵,才占据了上风。

这些二层的街铺或者住宅,屋顶都有上檐,应该是遮挡雨水用的,而一层也有短的上檐,大概是同样的功能。无论一层还是二层,多数都有木制的开窗。一层的墙面,很多贴着胡乱的各种招贴,商业的气氛还是比较浓郁。

曹子卿知道,科钦或者说整个科钦所在的喀拉拉邦,在印度属于比较富裕的地方,大概就类似于他的家乡广东。喀拉拉邦,曾经是世界的香料贸易中心,全世界的香料商人都曾经在这里聚集。就算是现在,街头欧洲人和黄种人的面貌都不罕见,同样类似他的家乡,他咕噜了一句:“贫穷而热闹。”想想也是,世界香料中心已经成为过去,喀拉拉虽然因为海上贸易还算繁荣的缘故,相对于印度其它土邦,情况算是不错的,但毕竟是 殖民地,虽然有一些富人,但更多的是平民。一路上看到的乞讨者或者是衣衫褴褛者,不绝于目。

街头很多大榕树,非常巨大,有的大概要十几个人才能围拢。有些地方还有一些高大的椰子树,热带风光明显。这里据说是多民族聚集的地方,不过据他的观察,与其说是不同民族,不如说是不同宗教,印度教、伊斯兰教、基督教,信仰就让不同的人,自然地分成了一个个不同的群体。

随意地走着,曹子卿想起了昨天的经历。

他们是昨天抵达科钦的。华海号会到另外两个印度港口,去晃一圈,等待他们的电报后再来接他们。

刚刚抵港,“考古队”的“考古学家”们,以克林特和丹尼尔为首,首先去拜访了当地的英国领事馆。喀拉拉终究也是印度的一个富裕邦,而且有一定的贸易,所以英国还是在此设了领事馆,不过没有安排多少人,连领事在内一共就十几人。

领事名叫艾伦.肯尼,是个五十多岁、有点胖得臃肿的老头,他已经在科钦呆了五年了。老头不像一般的“英国绅士”那样严肃而古板,相反很热情,尤其是看过他们带来的“港督史塔士爵士”的推荐信后,他一点都没有怀疑。

不过确实也很难怀疑,首席的考古学家,一看就是那种牛津出来的,高冷的学术界人物,说话不多,但非常专业,显然对考古学知之甚深,不过因为老头自己不懂,所以很明显他懒得多说。而那个主要说话的美国考古学家,热情洋溢,一口美国腔,天真而坦诚,老头还挺喜欢这个美国年轻人的。这些绅士们风尘仆仆,据说已经出发半年了,先考察了中国的一些庙宇,然后再来到印度这里。显然这样的万里迢迢,让老头也有点钦佩,果然是专业的学者。

在老头看来,这无疑是一个专业的考古小组,就是他们要考古的目标有点怪。按照两位专家所说,他们的目标是南印度的斯里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、马杜赖神庙和米娜可希神庙这三座神庙,因为乘坐的海轮航线的缘故,所以先来到最方便的科钦港,准备先拜访斯里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。

老头听说过后面的两座神庙,在印度都挺有名气的。不过偏偏是这座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斯里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,以他所知,只是座小神庙,而且有点破败了。不知道为什么也上了他们的考古名单。他自己巡视的时候也去看过,门脸都非常旧了,那些据说是国王的后裔们,口口声声要保护自己祖先的文化遗产,可都不愿意出两个钱。难道还想着让大英帝国替他们维护吗?真实可笑。

老头肯尼委婉地介绍了他所知道的这座神庙的情况。不过那个美国考古学家哈哈地笑了,说他们已经了解过资料,他们本身就是要找类似的小神庙,因为他们是与中国的寺庙作对比研究。大庙之间的比较是一方面,小庙之间的对比研究也很重要,中国也不是只有大庙,到处都有这种地方自己建筑的小寺庙。

老头这才明白过来,他笑着说,各位考古学家都是在弘扬高雅的历史文化,这项研究很重要。领事馆一定全力配合,当场指示了一位秘书,帮助他们联系地方官员,秘书会带他们到神庙所在的特里凡特琅市,不过哪里说是一个市,其实就是一个乱哄哄的乡下市集,印度的富人们很少在那里,主要都是一些小商贩和印度的穷鬼们。老头不屑地介绍着。

老头热情地邀请他们,在科钦港呆两天。为了解当地的情况,他们同意先呆两天,也许完成考察后再在当地游玩数日,体验一下南印度的不同风情。老头眉开眼笑,和一群高雅的西方学者们交往,他还是很高兴的。

边想边走,曹子卿继续在街头观察着。这里雨水充沛,很多小河流。他走到一处河流边的街上,突然停下,出神地观察着河流。

河流很平缓,所以河流上,有不少的“木制船屋”,让曹子卿出神的,正是这些船屋。这些船屋大致相当于我国传统的那些“画舫”的低

最近更新小说